《侗锦-芦笙和兰花》葫芦丝独奏曲响彻神州大地,由著名作曲家王辉先生作曲的《侗锦-芦笙和兰花》(龙燕怡词),创作于1978年年底。当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至今已有三十二个年头。这首歌名叫《侗家和党心连心》。
1987年全国第二届青年歌手大赛时,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青年教师肖玫演唱这首歌荣获银凤奖。并在中南海汇报演出,中央电视台播,后由北京音像公司灌制盒带。1990年宋祖英演唱,由金蜂音像公司灌制盒带,后又辑入《跨世纪中华歌坛名人名歌-珍藏版》宋祖英个人演唱CD专辑出版行。
《侗锦-芦笙和兰花》伴随着改 革开放的春风三十二个年头,流行全国,深受老百姓的喜欢并传唱。据悉,《侗锦-芦笙和兰花》被编入“全国五十六个民族声乐教材”或改编成音乐艺术院校钢琴教材及其它作品样式者亦很多。怀化是有31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少数民族中,侗族人口最多,有三个侗族自治县和一个苗族侗族自治县。侗锦是侗家特有的纺织和刺绣艺术品,无论是小孩的衣服、鞋帽、背带或是成年人的衣服、裙裤、帕子、包袋以及床单被褥等,都有这种精美的装饰。不但侗家人喜爱,连外国朋友见了也非常喜欢。
芦笙是侗家喜爱的乐器之一,大小长短有六种,小的1尺多长(竖起为高度),大的约2丈长。高、中、低音跨越3-5个音阶(小的为高音芦笙,大的为低音芦笙)。发音管3-8支,一把芦笙可吹出5-10来个音。以寨子为单位,一个寨子制作一种调子的大中小一套芦笙,组成一支芦笙队(一般有30-40把芦笙),晚上齐吹时声音传播十里开外。各寨子制作的芦笙一般是不同调的。笔者的家乡——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乡,是文化部命名的“芦笙之乡”。按照这里的习俗,每两年做一次新芦笙。各寨做完后要走村串寨比赛。甲寨到乙寨比赛时,乙寨的姑娘们都会穿上节日盛装,每人提一盏灯(晚上),在笙堂外围一大圈,组成灯墙照明(如今有了电灯就不提灯了)。到农历八月十五日,各寨芦笙都到一个地方进行大比赛,非常热闹。兰花是侗家喜爱的一种花。在侗乡山上生长着各种兰草,许多人家挖回来种在自己的家门口或花钵中。女孩子取名为“兰”的也不少。侗家妇女用手染侗布的草本植物染料,侗话也叫“兰”。此外,侗家人又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古老的多声部合唱早已唱出国门,震动过法国巴黎。侗家人还喜爱琵琶、侗笛等多种乐器。
王辉先生的《侗锦-芦笙和兰花》这首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感人,浓缩了侗家的风情、习俗和喜爱,讴歌了侗乡人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走向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情怀;歌颂他们投身于经济建设的志气与决心,激励人民对美好明天的向往。这是历史的颂歌。杨加宏先生是怀化市商业中等专业学校的高级教师,他的业余爱好是音乐,尤其喜欢吹奏葫芦丝。他又是怀化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怀化市音乐家协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杨老师很喜欢《侗锦-芦笙和兰花》这首歌曲,于是将其改编成葫芦丝独奏曲。几经修改,并征求葫芦丝的故乡云南葫芦丝作曲家、演奏家和王辉先生的意见,于2009年最后定稿。这首独奏曲,先在怀化市音协葫芦丝巴乌专委会成员中传开了。
我认为,这首葫芦丝独奏曲除了保持原曲的韵味、特点和风格外,加上了引子部份的轻柔慢板、第二段的小快板、第三段更欢快的跳跃性的双吐音快板,使旋律更加跌荡起伏,引人入胜。再加上葫芦丝优美动听的音色,更能将《侗锦-芦笙和兰花》这首歌曲的主题,从另一种角度将其充分和完美地表现出来。于是,怀化市音协葫芦丝巴乌专委会决定将其制成光盘,配置伴奏。这首乐曲较长,除引子还分四段。吹奏速度有慢速、稍慢的中速、中速和快速。快板部分还要开关副管,而且音符跳跃性较大,技巧运用较多,所以演奏难度较大。为了便于大家学习和演奏,我们制作成的光盘为三种式样,即有伴奏原奏曲、A调式伴奏曲和bB调伴奏曲,同时并将曲载入网络中。全国各地众多喜爱葫芦丝的朋友也纷纷下载乐曲并吹奏这首曲子,反响十分强烈,受到了葫芦丝演奏家和爱好者的热烈欢迎。虽然只是时过数月,但用《侗锦-芦笙和兰花》这首歌曲改编的同名葫芦丝独奏曲,也和原歌一样,在神州大地上广泛地流传开了。 [本文作者系怀化市音协会员市音乐家协会葫芦丝.巴乌专委会会长](文/杨正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