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继续访问电脑版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垂虹新歌》作品分析

[复制链接]

691

主题

691

帖子

274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43
发表于 2018-12-31 21: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垂虹新歌》作品分析

一、引 言
垂虹桥是苏州市吴江区的地方标志,是一座千年古桥有七十二桥洞,犹如长虹卧波。它东连京杭大运河,从东门进入吴江古城,西接太湖,自古是名人雅士吟唱之地,也成为吴江的地方标志和别称。该曲赞美垂虹大地——吴江,颂扬今日吴江的新发展、新变化。
二、背 景
据史料记载,当时垂虹桥三起三伏、环如半月,长若垂虹,故而得名。桥孔比一般的桥孔高,便于行舟,利于泄洪。桥两堍各有一亭,并有四大石狮,栩栩如生,雄踞桥堍,甚为壮观。桥身中央,建有桥亭一座,名垂虹亭。亭作平面正方形,九脊飞檐,前后有拱门二道,可通行人,别具一格。垂虹石桥的建成,消除了苏杭驿道的最后一个险要大渡口。自此商贾云集,墨客聚会,吴江成为车船之都会。历代文人雅士,留下了许多描绘垂虹桥的诗篇。
《垂虹新歌》是杨加宏老师新创作的葫芦丝独奏曲,他亲眼目睹了吴江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他在构思音乐形象即音乐主题时,以突出“垂虹”作为主题形象,朔造吴江太湖新城以争当引领前沿太湖城市建设示范,“打造21世纪苏州城市建设最大亮点”为目标,以绿色生态、以人为本、交通便捷、服务设施现代化为立足点,充分展现城湖一体、水绿相依和“乐居吴江”的高尚品位,突出产城融合,新兴业态集聚,生态文明凸显,现代化与传统共生共存的太湖明珠的独特魅力。
三、风格特征
杨加宏老师在创作《垂虹新歌》的过程中,他尽力采用中国音乐体系,以宫调式居为主音;围绕中心音上下波动,形成了具有波浪线的旋法结构;节奏因素随着音乐形象的陈述与情绪的发展而变化;全曲呈现出优雅柔美、委婉清丽、节奏舒展、自然轻松、音质纯磬的特点。
杨加宏老师还在创作中汲取民间音乐元素,大胆创新尝试,紧扣吴江新城文化、经济,凸显作品主题明确、感情真挚。他还巧妙地融入江南风格的以花、细、轻、小、活为手段,体现“花”即华彩,“细”即细腻,“轻”为轻快;“小”即小型,“活”为活泼来表达音乐作品的音乐效果。
他在音乐作品中展现出江南水乡垂虹大地——吴江,河湖密布、四季分明、湖光秀丽、碧波荡漾、小桥流水、垂柳依依的江南景象。
《垂虹新歌》采用稍慢的速度以悠远,清晰、自然、深情地赞颂千年垂虹大地。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以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清丽婉约的水乡古镇风貌、古朴的吴侬软语民俗风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驰名中外。对今人和后人来说都是一份宝贵的社会财富和巨大的无形资产,是社会发展的文化资源,是可持续发展重要源泉。该曲注重表现了出江南水乡的特点:清晰自然,古朴雅典,轻盈洒脱,柔美温婉。
四、曲式结构
《垂虹新歌》曲式结构为三部曲式,曲式速度布局是以中国传统音乐速度,速度布局为:慢——快——慢的形式。曲调优美、气韵生动、旋律婉转、悠扬细腻。本曲共分三段:
引子部分+A段+B段+C段(全曲共135小节)
1、引子部分:散板有5小节,自由、舒展地;稍慢悠远、飘逸地表现出江南水乡垂虹大地——吴江,河流密布,湖光秀丽,小桥流水,垂柳依依的秀美水乡风光。清晰自然,江南水乡美景的展现。
2、A段(第一段):柔板部分有43小节,优美地抒情;
赞美吟唱千年垂虹大地风光秀美,人杰地灵,人文发达,物产富蔗;2/4拍,旋律速度J=56拍/分。
3、B段(第二段):快板部分有59小节,热烈、轻快地;
欢乐地颂扬今日的垂虹大地—吴江,旧貌变新颜,迎来新发展、新变化,吴江人民谱写一曲建设发展的新歌;节奏、力度要到位、3/4、转2/4拍,旋律速度J=130拍/分。
4、C段(第三段):柔板部分有28小节,又称(尾声)深情地;
祝福垂虹大地—吴江,在吴江人民的努力奋斗下未来将建设得更美、更新、更富蔗。反复深化主题,2/4拍,旋律速度J=56拍/分,曲终首尾照应、相得益彰。
五、调式构成
《垂虹新歌》采用中国音乐体系,以宫调式居为主音是根据我国民族五声调式,该曲调式是以1音为主音(1音在曲谱中多次出现),全曲最后结束在1音上,就以1音为宫调式。
宫调式的音乐特点:旋律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地”般宽厚结实。该曲清新活泼,欢快流畅、风格简朴、气氛热烈;曲风柔婉妩媚、旋律细腻华丽。
六、技巧运用
该曲采用了7种装饰技巧分别为:倚音、波音、虚指颤音、颤音、叠音、滑音、腹颤音。
七、演奏要求
1、演奏《垂虹新歌》曲时,要对该曲旋律速度,节奏、气息的把控及技巧运用要做到心中有数,曲目熟悉。
2、演奏中对该曲乐句的连音要流畅始终如一,牢牢抓住它特有的风格和韵味,注重情感的升华和间奏音的衔接,更要娴熟体现柔美、流畅。
3、该曲在演奏中注重表现出江南水乡的特征:清晰自然,古朴雅典,轻盈洒脱,柔美温婉。
4、从该作品曲式结构和创作特征看,要加大对B段快板部分的力度与速度的体现。
以上仅为笔者个人对作品的理解,不当之处欢迎指正。(文/章湘洪)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