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王白旦的故事

[复制链接]

691

主题

691

帖子

274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43
发表于 2020-8-31 12: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王白旦的故事!



[backcolor=rgba(0, 0, 0, 0.5)]






                                 王白旦命名传奇故事!
    “命名”就是取名字,也有说是“命”与“名”的契合。而王白旦先后改名为王白早、王百得就更具传奇性及命运的起伏跌宕。
王白旦,1935年出生于太行山区一贫苦农民家庭。新中国成立后,他到太原钢厂当上了工人,因为机灵勤奋,学东西快,就作为技术骨干支援到齐齐哈尔的北满钢厂。后来在文革中鬼使神差地当选上了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十届中央候补委员。
代表说:这王白旦太不谦虚
     “九大”召开前夕,上级把一名参加“九大”的工人代表名额分配到北满钢厂,推来选去,34岁的老党员王白旦被幸运选为“九大”代表,去了北京。
        1969年4月1日,中共“九大”在毛主席主持下开幕。4月24日下午进行正式选举,到会代表1510人。当宣布工人代表王白旦以全票当选为中央委员时,引起了会场一片议论声。这名工人代表看来毫无政治生活经验,等额选举往往是知名度越低得票率却越高。此人在全国毫无名气,谁也不会故意把他划掉,而他自己又投了自己的票,结果使自己成了170名中央委员中得票惟一与毛主席“平起平坐”的人。散会后,许多代表都愤愤不平地大骂这名工人太不谦虚。
   周总理说:这名字应改改
        据说,代表大会期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主席团某次会议上,主持会议的周总理说了一句:“王白旦,工人代表,这个新上来的中央委员这名字,念白了不太好听啊。”与会者会意地笑了起来:“对对对!应该改改名,王白旦――谐音王八蛋,不合适非常不合适。”
陈伯达说:加一笔改一个字
        时任文革小组组长的陈伯达当时号称老夫子,大笔杆子,他略加思索后说:“我给他加一笔改一个字,旦字底下加一竖为‘早’,读音变了但字意没变。”众人都说好,次日“九大”中央委员名单正式公布,“王白早”名列其中。普通工人当上中央委员,又被当时炙手可热的大人物“赐”了名,顿时在寒冷的北方重镇齐齐哈尔掀起一阵热带旋风。赞美、颂扬,一夜之间,任命书下来了,“王白早”又多了一个钢厂党委副书记(地厅级副职)的头衔。
江青说:多加几笔再改下名
    几年后,陈伯达因在庐山九届二中全会上,支持林彪而犯了政治错误,之后对陈伯达进行了清理。有人就提出了陈伯达为“王白早”改名一事,提议查查王白早与陈伯达的关系。周总理知道后很生气:“改名是我提议的,陈伯达改的。这件事我负责,不能让工人同志为此事背包袱。”
      没想到,江青知道此事后说:“我再给王白早改一个名,在原基础多加几笔,就叫‘王百得’吧。”对再次改名,王白早很不情愿,他心里想:“又改名,上次改名有总理保护,我和陈伯达才没牵联上,下次你江青同志要是出事了谁又能为我说话?”当然,不情愿归不情愿,当时他还是服从了“领导决定”的改名。之后,在党的“十大”上,王百得又成为100名中央候补委员的一员。
王百得说:这名决不再改了
   “文革”结束后,江青也垮台了。工人王白旦那段被陈伯达亲自改名为“王白早”,被江青亲自改名为“王百得”的铁的事实,使他列为了齐齐哈尔“揭批查”的重点审查对象。从1978年起,先是被审查8个月,等待处理则又延续了3年多。但审查组将所有电文、信函查了个底朝天,也看不出他与陈伯达、江青有什么“特殊关系”。这时有老同事甚至还有领导同志很关心地建议,请王百得同志把名字改回去吧,还是叫王白旦,免得沾晦气。王百得却来气了,倔劲儿也上来了:“名就是个符号,我就是我,改不改有什么关系。我就是王百得,再也不会改了!”(摘职业生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