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章湘洪 于 2019-2-22 10:26 编辑
侗族芦笙 (杨正书著)
芦笙是我国苗、侗等少数民族的管乐器。各族芦笙的结构是一样的,造形有所差别。它声音洪亮,齐奏时声音传播数里远。它是苗、侗等少数民族集会、喜庆、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乐器。这里,我仅介绍侗族芦笙。 侗族芦笙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乐器,它起源于何时,我们暂且不去追溯,但它的产生却有许多传说。传说之一是,古时候有一年大旱,有个叫阿望的小伙子上山砍柴,口干舌燥,渴热难当,昏倒在地。当他慢慢醒来时,听见附近山洞里有叮叮咚咚的泉水声。于是,他就朝洞口爬去。洞里十分凉爽,他躺在地上,让泉水滴入口中,他的精神好多了,看见洞外一棵树上结满红红的果子,他吃了些,立刻就有了力气。他回村后告诉了大家,众人都来喝洞里的水,立刻都精神多了,有病痛的也都好啦。于是,人们天天到这山洞里喝水、听泉声。滴滴嗒嗒、叮叮咚咚,这泉水声像一支动听的歌,使人们留连忘返。在阿望的提议下,一伙青年人砍下青竹,做成侗笛吹奏。但各人吹各人的不像泉水声,于是几个人合吹,果然像了些。经过许多人的苦心制作,将几根竹管装配在一块,终于制成流传到现在的多管芦笙。 下面分别介绍芦笙的结构、种类、吹奏方式、吹奏技法和怎样维护。
一)、芦笙的结构与种类
芦笙是由吹管、簧片、音管和无音管、共鸣筒以及座子五部分组成,另有三种大芦笙座子下面安装两只脚,为六部分组成。吹管由一节芦竹做成,插入座子嘴部。芦竹做成的音管与无音管共6根,一般一把芦笙只有3根音管,6根管下端横列三排安装在木制的座子上。座子内空是储气用的。音管下端安装的簧片部分插入座子内,上端末各安装一个直径较大的竹制共鸣筒。每根音管在座子上方开一个小孔,吹奏时,用手指堵住小孔就发出音响,不堵则不响。在芦笙序列中还有一种叫“地筒”的,其结构很简单,是用一根长若四尺的大楠竹做成一个长筒,将其内经各竹节打通剷平,只留最底下一个竹节,用一根末端装了簧片的芦竹管伸进筒底,吹嘴伸出筒口外面以便吹奏。“地筒”只有一个单音,但很响,声如闷雷。一般只在比赛时用,以增强音量。 近些年来,侗家人将传统芦笙作了改良,增加了音管,将音域拓宽了4.6倍,但其结构基本不变,只是造型有些变化。 时至现在,芦笙有了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型,另一种是改良型。 传统芦笙按其造型高矮大小分为大、中、小三种,严格细分则为八种。最高大的叫“楼”(侗语,“楼”字加重语气念去声)。“楼”有三种,一种叫“楼老”,高度近两层楼;二种叫“楼半”,比一层楼还高些;第三种为小“楼”(此以下不注侗语),约一丈左右。“楼”都安装两只脚,竖立在地上吹,声音浑厚洪亮,远处只听见它们的声音。最矮小的芦笙称为“老满”,高约一尺多。稍大一些的叫“老五”,高约三尺,还大一些的叫“老六”,高约四尺。再大一些,这三种芦笙都提在手上吹,声音清脆响亮。这六种芦笙均为六管,其中“老满”为六管六音,“老三”六管四音,其他为三音。 一支芦笙队伍(以寨子为单位)要有各种芦笙二十把以上,大、中、小的数量也要按一定比例配置。一般配置是:“楼老”一把,“楼半”三把(亦可为二把),小“楼”三至五把。“老满”二把,“老五”最多,“老六”其次。“地筒”几个。 改良型芦笙按其音管数量分为八音管、十二音管和十四音管等几种。虽然这种类型芦笙有它自己的优点,但仍属于起始阶段,尚未全面普及。
二)、芦笙吹奏的方式
传统芦笙吹奏形式比较特别,它是一种团体活动,众人吹奏众人观看。吹奏者既要聚精会神,手舞足蹈,又要表现出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使观看者目不暇接,趣味横生,乐在其中。这种活动很具民族特色。现举一个乡的例子说明这项活动。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乡,是文化部命名的“芦笙之乡”。它地处湖南、广西、贵州三省交界处,是侗民族集居的中心地带。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风雨桥、鼓楼、凉亭、吊脚楼密布。这里侗族的风俗习惯特别浓,人民热情好客,尊老爱幼,团结友爱和谐,是个礼貌之乡。 这里人们很喜欢芦笙,男人个个会吹。把吹芦笙作为各种集会、庆典和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通过这种活动,可以探亲访友,结识新朋友,谈情说爱等;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寨子与寨子之间的关系更加和睦协调。所以这个乡的人们尽管住在各自的寨子,基本上都是相互认识的。 吹芦笙是一项集体活动,这个集体就是一个整体,很讲究整体形象。这个整体中的每一种芦笙甚至每一把芦笙,谁也离不开谁。你不出去吹可以,别人可拿出去,一但去了必须合群。传统吹法是这样的;当本寨子芦笙做齐以后,先在寨子里练习,正式开展活动时要到另一个寨子去吹。(通常是晚上)当到达那个寨子边时,先吹一支曲子,叫信号曲。然后休息一会。等待那个寨子里回应一支曲子以后才进寨;如果那个寨子没有吹回应曲,说明人家的芦笙队已外出不在家,这时就得去另一个寨子去吹(当然同样要吹信号曲)。这个乡寨子之间的距离并不远,沿一条小河而上,一至三里路就是一个寨子,有的则很近。如有个地方叫高步,在一个大寨子里因姓氏不同等原因,历来分为三个行政村,就有三个芦笙队;小河对岸还有三个独立的寨子,相距不过百来米。所以高步这里就有六支芦笙团队。 吹奏信号曲还有一个作用,如果那个寨子里的人听到寨外吹了,寨内也吹了(因芦笙很响亮都听得到的),人们会自然地集中到鼓楼边来迎客。特别是未出嫁的姑娘们梳妆打扮,穿上盛装,戴好银饰,每人提一盏油灯,走到鼓楼旁的芦笙场边列队组成灯墙。其他男女老少也都围成一个大圆圈,等待客人的到来。 客队芦笙在来的路上要对芦笙作些妆扮,如找些较长硬的青草、带叶的小树枝,插在芦笙的上端。这是一种礼节,亦示给该寨人们带来丰收、幸福、吉祥、安康(这些吉祥物在吹奏结束后放落在吹场)。 客队芦笙进寨时,由一把小芦笙吹奏进寨曲。进入吹场后边走边围成一圈,安装有脚的大芦笙和地筒竖立在圆圈中央,其他的还在不停地走圈,直致小芦笙吹到前曲奏时,大家吆喝一声就一起吹奏起来。吹奏时走两步停一步,但芦笙则不停地左右来回摆动。当吹完一支曲子以后,大家又不停地围圈走动,当小芦笙吹完下一曲的前曲奏时,大家又接着吹。吹了几支曲子以后,客、主两队芦笙就比赛了。 比赛时,两队芦笙面对面地各站成四、五排,小芦笙排前排,依次最大的排最后,地筒也排最后。比赛要吹比赛曲,客队先吹第一句时主人队接着吹,吹完这支曲子。这是第一轮。吹了三、四轮比赛结束,双方吆喝几声,比赛算结束了,最后双方同奏一曲比赛曲。这种比赛没有裁判,谁输谁赢都不在乎,只是一种热闹、一种友谊罢了。然后客人队又围上圈圈,吹两支曲子就出寨了。客人出寨时,免不了客气道别。有的将芦笙托人带出寨子,自己探亲访友去了。青年人则把芦笙放到寨子外的风雨桥上,又回到寨子里来,到姑娘家谈情说爱去了,下半夜才回去。该寨的姑娘们若遇上吹芦笙这样的夜晚,都会三三两两在家纺纱织布或做针线活,等待客人上门,她们早就准备了油茶用以待客。 芦笙还有一项大活动,就是连续几天(3—5天)到距离较远的寨子去吹奏作客,如去广西那边,或者是他们过来。这项活动往往要与其他文化娱乐活动相结合,如“哆耶”、唱侗戏或汉戏等(“哆耶”是侗家一种集体对歌形式)。把吹、唱、演等几种形式穿插进行,活动就更加丰富多彩了。一个寨子百多户人家,作客的只有三四十人,一家分不到一个客人,怎么办?大家去“抢”。比如说,上午的活动刚结束,主人们就立刻进场去抢客,把客人拉到家里吃中饭;下午也一样。往往客人们左手右手都被拉,谁力气大或会说客气话,谁就“抢”到啦。这是侗家人好客的一种方式之一。 按习惯,这里每两年做一届新芦笙,各寨是同一年做的。一般五月份做,八月十五中秋节时,全乡集中到高步大吹一场,然后各家做的芦笙都各自拿回家中(从五月至中秋节这段时间,所有芦笙都放在鼓楼里,谁要吹随时拿一把都行),不再举行串寨吹奏活动了,如果要搞什么大型活动亦可拿出来。 改 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热起来以后,年轻人基本上都去外地打工或做生意,在家的都是老和小,那种两年一届做芦笙的情形便冷下来了。如今做一届新芦笙则要统一留下来吹几年,而且吹的人大多为中老年人,也只是在举行大型活动时吹奏,那种夜间串寨吹奏活动就罕见了。(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