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 景:
《苦菜花》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是一部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作者:冯德英以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在1965年被搬上银幕,影片从家庭为出发点,生动地描写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在民族和个人的漩涡中崇高情操;1937年,胶东半岛王宫庄贫农冯大娘,面临丈夫被地主逼死,大儿子离家出走,便参加了革命,后来和大女儿一起,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民主政府,抵抗日寇的扫荡。冯大娘支持女儿当民兵,送二儿子参加八路军。遭到汉奸告密后,未来的儿媳妇不幸牺牲,自己也被捕,但冯大娘强忍悲痛,把敌人引向地雷阵。最后,冯大娘拿起抢,将仇恨的子弹射向了汉奸王柬芝。
1977年重启演播这部电影。主体插曲《苦菜花开》脍炙人口以吕剧为音乐元素,充满乡土气息,成为经典。
二、风格特征:
1、 以吕剧为音乐元素,充满乡土气息,王厚臣老师改编、选用苦调风格,表现出沉郁、凄苦、运用气震音(腹颤音)修饰,描述了“苦菜花开遍地黄,乌云当头遮太阳”,转喜悦高亢、昂扬的情绪,表现“苦菜花儿闪金光,朵朵鲜花迎太阳”。乐曲吹奏难度不大,演奏时,一定要融入感情!融入对这首作品深刻含义的理解。
2、目前,在葫芦丝乐曲的演奏中,唯一“四部乐曲”没有采用虚指颤音:
王厚臣老师:《霸柳情》、《天乐》、《苦菜花》;李贵中老师:《欢歌炫舞》。
3、气震音与虚指颤音的运用原则:本人归纳为:
1)、气震音(腹颤音):
适用于表现内心情绪,表达喜怒哀乐,适合于长音节,振幅平稳细腻;若将气震音的振幅适当加大,适度运用口中气息吹奏,就像人声哭泣的音效,表达悲、愤情绪;
2)、虚指颤音:
适用于野外风景、风光、自然美景!这该曲中决不能采用虚指颤音。
三、曲式结构:
本曲共分四段:引子十A十B十C十D
[引子部分+A(慢板)+B(慢板)]+[C(快板)+D(快板)]
引子部分:(散板)有2小节,自由地;
第一段:A(慢板)J=36有8小节,悲情地;
第二段:B(慢板)J=44有13小节,苦不堪言地;
第三段:C(快板)J=132有30小节,盼星星盼月亮,转用2/4拍;
第四段:D (快板) 有82小节,盼来救星得解放;
突出了“乌云遮太阳”和“鲜花迎太阳”两大段主题。
四、技巧运用:
1、该曲共采用了10种演奏技巧分别是:
倚音(前后倚音)、波音、滑音、打音、气震音(腹颤音)、历音、颤音、花舌、叠音、赠音。
2、运用升降半音,历音、赠音、花舌等技巧处理,突出了色彩音的奇效。
五、演奏难点:
1、主题表现沉郁、凄苦,转高亢、昂扬情绪;
2、对旋律节奏慢板4/4拍,转快板2/4速度、气息的把握;
3、技巧运用的花舌、气震音、历音、大滑音处理、升降半音的处理。
4、A段(慢板)悲切地,就采用以“赠音”模仿哭泣而泣不成声的演奏,必须采用赠音技巧;还须将气震音的振幅加大,来达到悲伤凄凉、凄惨悲切的情感,尽力模拟近似女人的哭声,泣不成声。(土话说:“扯嗝嗝”,意思是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
六、速度记号:
音乐的速度对表现乐曲的情绪、塑造音乐形象有重要意义,慢板是对往事的回忆诉述说;快板是表现心情激动、欢快情绪,因此,对速度把握准否,直接影响作品情绪,乐曲的韵味及音乐形象的呈现!(葫芦丝音乐、文/章湘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