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章湘洪 于 2019-3-8 21:44 编辑
葫芦丝教学思路及想法
葫芦丝教师,肩负着葫芦丝教学水平的质量,和弘扬葫芦丝艺术文化的责任,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知:吹奏葫芦丝是在吹文化、吹艺术、吹素养、吹境界、吹情感、吹内涵;必须具有足够高度的认知。
“葫芦丝,丝丝情深、巴乌曲,曲曲意长。”从教学的第一课就讲解葫芦丝的起源传说故事,民族文化以及构造制作和它的优美飘逸陶醉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迷恋上并被深深吸引且渴望学吹葫芦丝的***中来。初级学习阶段打好坚实的基本功尤为重要,当然正确教学引导也是切切相关的,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对后续学习提高收益颇丰。
初学葫芦丝首先要求规范,站姿直、坐姿挺,手持葫芦丝的手型呈45度、左手上右手下,头正胸挺、指肚按孔、指关节呈弧形,吹嘴含唇中不贴牙。
我的2014年教学计划:
一、教学方法:
1、教学目标:以乐为学,以点带面的方法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
2、引导学员对音乐的认知;
3、感受、体验音乐风格、特征;
4、聆听、学习葫芦丝乐曲的内容、曲式结构、风格特点和演奏技巧;
二、能力目标:
1、在感受体验葫芦丝乐曲中建立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气息控制的概念;
2、理解葫芦丝音乐情绪、学习刻画葫芦丝音乐形象的作用、达到更深理解乐曲的内容及意境;
3、教会葫芦丝的常用技巧,做到学员人人会运用;
4、学员能辨别不同地域风格的葫芦丝作品,能归纳地域音乐风格特点。
三、情感目标:
了解民族音乐文化,扩大葫芦丝音乐的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多元审美意识。重基本功的教学;指法技巧运用教学;舌吐音运用教学;转调吹奏教学;花舌、喉音、碎音教学。基础基本功教学分为:
1、基本音符吹奏 ;
2、连音、长音的吹奏 ;
3、基本气息的掌握;
4、活指学习练习。
1)、初学第一步吹筒音,要用吹灭生日蜡烛火苗均匀爆发出来的气流(忌鼓腮、要收紧),称之为软吐(T)表示,切不可呼(HU)。吹奏基本音符:低音要浑厚、沉实、丰满、不虚;中音要明亮、透彻、清晰;高音要清秀、细腻、亮丽。(结合乐理知识、4分音、8分音、16分音、节拍节奏、换气符号的要求练习。)
2)、连音的吹奏要连贯流畅,音色要圆滑,这是掌握曲子节奏的主要一环。长音的吹奏要与气息的配合,做到轻、松、连、圆、滑,经常练习就能获得良好的音色。
3)、基本气息的学习,要高度重视正确的掌握呼吸方法。即:运气(胸腹式吸气)、用气(均匀平稳吐气)、换气(口鼻吸气、避免咕音)的训练。初学要严格按乐句吸气符号练,重点放在长音的气息,要领是呼气平稳,音色保持一致,在此基础熟练后再练习渐强、渐弱、先强后弱、先弱后强、尾音弱收以及口、鼻同时吸气的强化练习。
4)、活指练习;讲的就是气指配合,吹奏快节奏乐曲,气指配合尤为重要,一般通常会出现大脑指令气息快,指令手指稍慢一些,所以会出现音阶之间不准、偏差,这就是气指配合不好。所以学习练习当中要有意识的命令手指按孔尽量稍快一些。学习的方法,多吹奏教材书中的手指强化练习,这将有利于后续学习双吐、三吐的气指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上内容安排在初级课程中)指法技巧运用教学: 指法技巧在葫芦丝演奏中内容丰富,它是用来增加乐曲的表现力,让旋律的韵味美化,有含蓄朦胧的美感,像抖动的丝绸那样飘逸、柔美、感染、极具歌唱性。
指法技巧教学分为:
1)、倚音(复倚音);
2)、滑音(复滑音);
3)、打音;
4)、颤音(插指颤);
5)、叠音(叠滑);
6)、波音(上波音下波音);
7)、虚指颤
8)、腹震音。 教学同时要识别各种技巧的符号,分别讲解在不同旋律乐曲中的作用,定义、特点、难点。教学每一个技巧要先示范后练习作再巩固。(分别安排在初下或中级教学课程中)
四、吐音学习的教学:
吐音分为单吐(硬吐、顿吐)、双吐、三吐。
1、单吐是一切吐音技法的基础,其发音干脆、结实、饱满、清楚,有力而富有弹性,注有硬吐、顿吐,通常在跳跃,强有力的音乐术语的旋律中运用。当然单吐技法的应用又具有灵活性,应随着乐曲的变化而选择适度的软、强、弱吐等吹奏效果。学前先在嘴里念“吐”字按节拍4分音、8分音、16分音由慢而快,再连快,反复练习。注意口型要两腮收紧,舌尖顶住上鄂,靠近牙根,有力度地吐气,此时舌尖被弹开冲出的气流急涌进葫芦丝的吹嘴,爆发出“突”音,不吐气时,舌尖是关闭气流的,也就不会有余音。软吐、硬吐、顿吐是根据吐气强弱爆发决定的。学习这一过程需要长时间的气与指配合,才得以掌握。重点是练习16分音的单吐。
2、双吐与三吐在乐曲中多使用于快板、跳跃、热烈,运用于16分音符的节奏中,把乐曲旋律推向高潮。也是葫芦丝有一定难度的吹奏技法之一,学习双吐三吐时要用“得咯”DG……,即(de ge)。竹笛的吹奏口型为“拱嘴型”,双吐为TK TK,而葫芦丝的吹奏口型为适度的向里、向两侧的“咧嘴型”,且舌尖顶住上鄂靠后一点,发出“得”,接着舌头后部抬起贴住上鄂后部发出“咯”。用一口吐气流发出“得咯”两字。三吐同样,先单吐气流发出“得”音,然后也是一口吐气发出“得咯”两个音符。学习方法脑子意念发出“得咯”两字,“得、得咯”三字,舌头自然就会发出相同的音。葫芦丝吹奏就会发出双吐音和三吐音。关于吐音有大吐和小吐,大吐时舌头扣的紧,小吐舌头扣的松,应注意避免咕音。在提高双吐三吐速度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强弱力度的变化和层次变化,以达到旋律片段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吐音的教学安排在中级“上、下”课程中)
五、转调学习的教学:
转调学习必须在筒音作低音“5”熟练的基础上再施教,通常应用的有筒音作“1”,作“2”,筒音作“4”较少用曲。筒音作“1”,低音“6”要用最缓的气流,中音“7”发音有打开两孔、打开四孔两种吹法,应根据自身葫芦丝音阶高低来选择一种。筒音作“2”低音“7”,也要用最缓的气流,吹中音“1”时也是气流最缓,同时右手无名指开半孔。吹高音“1”有打开一孔、两孔应根据葫芦丝音阶高低选择一种。筒音作“4”,低音“2”要用最缓的气流,吹低音“7”时左手无名指打开,吹中音“3”有打开4孔、两孔种,应根据葫芦丝音阶高低选择一种。(两转调教学安排在中级或高级课程中)
六、花舌、喉音、碎音的教学:
1、花舌是发音时舌尖同时震动所产生的一种类似弹拨乐器震动和拉弦乐器颤弓所奏的碎音效果,它可用来加强乐曲气氛,短花舌发出的音与滑音或历音等技巧配合运用,可以模仿自然界马、禽鸟鸣等。例如李春华老师在“:孤独的黑骏马”技巧,就是用花舌加上滑音合成吹奏的。
学习花舌的发音,对有些人来说就好像是持天生就会一样,舌尖的震动,气有多长就能震动多长,但有些人的舌头就不那么灵活听话了,只震动2、3下就停了,即便如此,也不要气馁,开始不会吐花舌,但只要坚练。可以在走路、坐车试着练,坚持不懈一定会有所进步的。当然还要得法、中要领,方能事半功倍。通常一些老师教法总是以舌头打“嘟噜”,此法是可以练成花舌,但此法是从发“du”开始,有阻碍与爆破之过程,且影响发音畅通,又因舌头动作过大,花舌难以持久,甚至停顿。我以教学实践中发觉,若做好发汉语拼音(r)的状态,即舌根保持一定控制力,整条舌头,前后略呈槽状,舌头端放松,这样只要气流一送出,便能激起舌尖的震动,便使舌头带有细密的花舌震动感了。
2、喉音是与花舌约略相仿,是比动花舌更为强烈的震音。喉音与花舌的舌部作机理是相反的,花舌是舌根紧舌尖松;而喉音则是前紧后松,即舌前部须略向舌根往后缩,舌头在口腔内不要贴住上鄂,舌根放松,如发汉语拼音(h)之状,当气流发出冲击时,舌根同步颤动,即会发出带有“噜……”频率较快的共鸣音—喉音便出来了。
3、循环呼吸(换气)。最早是在民间“唢呐换气”得传的,其效果是边吹边吸,可以任意吹长音、绵绵不绝、此法以逸待劳,真是妙绝,以后在笛子和葫芦丝的演奏中推广和流行了。使用循环换气,大大延长葫芦丝飘逸的优美音色。循环换气的基本原理是,先积于口腔存留一定的气,再渐渐由胸腹送气到口腔内挤压,将气流送到葫芦丝吹嘴内出音,在挤压口腔积气的同时,鼻孔积极吸气,当吸入肺腔的气得到充分补充时,又转回胸腹送气,就形成循环了。若将这一挤压送气,鼻孔吸气同步完成,基本上就掌握了。初学开始两腮会鼓起,因为要积气挤压送气,让出喉管通道,将鼻孔吸入空气流入肺腔、胸腔。当学会熟练后,两腮就不太会鼓起了。只要葫芦丝学者,学法得当,反复练习,豁然哪一天通了,就成了。
4、碎音:就是将舌卷成柱状,快速在葫芦丝吹嘴前来回摆动扫过,发出的音叫碎音;还有种方法是:用快速双吐碎吐一气呵成的音也是碎音。
七、葫芦丝飞指演奏曲子很少、也很简单,左手按住所需关闭的音孔(根据乐曲要求闭一孔或二孔、三孔)并将左手捏牢葫芦丝并与吹嘴固定,将右手脱空把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贴着所有开孔面上作飞速来回抹动。也可按滑音模式来回滑抹,至使所发葫芦丝音色呈微有音差变化之特殊颤音的演奏技法。一般用在乐曲情绪高涨特殊之处。
以上是葫芦丝教学从浅入深的流水过程,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自身的修炼,精心钻研作品,还必须在授课前做好备课工作,要按教学课目,并按课目制定出“上课设计稿”,内容有:
1、学课分析;
2、学课目标;
3、学课重、难点;
4、教法与学法;
5、教学过程;
6、教学小结。教学课目设计稿完成后,并按设计稿内容自身先温习、背记、做到备而不乱。 我通过在老年大学8年来的教学实践,深深感觉到葫芦丝是门艺术。作为弘扬葫芦丝艺术的传人,站在讲台,应该做到:仪表端正、精神饱满、一丝不苟,面向学员,炯炯有神,从语言、语气、动作、手势、表情、乐理、演奏、形象,并伴随潇洒、幽默,让学员们深深热爱上这门高雅艺术!(文/章湘洪)
|
|